揭弊者(吹哨者)保護法三讀通過,因揭弊而查獲不法事實者可獲獎金, 公務員洩揭弊者身分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

立法院2024年12月27日三讀通過《公益揭弊者保護法》,保障公部門、國營事業及受政府控制的事業、團體或機構揭弊者的權益。若公務員無故洩漏揭弊者的身分者,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新台幣30萬元以下罰金;非公務員無故洩漏揭弊者的身分者,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10萬元以下罰金。本法自公布後6個月施行。

《揭弊者保護法》適用範圍?

通過的新法不涉及一般私部門,其適用對象包括公部門、國營事業及受政府控制的事業、團體或機構(銓敘部公告由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、轉投資事業或事業機構)。

《揭弊者保護法》的主管機關和受理機關為何?

該法主管機關為法務部,受理揭弊機關包括公部門的政府機關構主管、首長等,或國營事業、受政府控制的事業、團體或機構的主管、負責人等,以及檢察、司法警察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,或是監察院及政風機構。


何種行為屬於弊案?

所稱的弊案是指有關公務員貪瀆相關犯罪行為與違規行為,並包括其他重大管理不當、浪費公帑、濫用權勢的行為,或對國民健康、公共安全造成具體危險的行為,而有受監察院彈劾、糾舉或糾正之虞者,均屬之。又所謂「包庇他人犯罪」的行為,以刑法第264條、人口販運防制法第36條、懲治走私條例第10條公務員包庇罪等,或其他特別刑法有明文處罰「包庇罪」的刑事犯罪者為限。若公務員僅消極不為舉發者,不在此限。

依照最終三讀通過的版本,「弊案」是指公務員或政府機關構、受政府控制的事業、團體或機構的人員,涉犯《刑法》瀆職罪、《貪污治罪條例》、《政府採購法》、《洗錢防制法》、《勞基法》等有關勞動法規之行為,《法官法》、《營業秘密法》、《性騷擾防治法》、《性別工作平等法》、《老人福利法》、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》等行為皆屬弊案範疇。

另外,涉及危害公共利益且情節重大之行為,如犯公共危險罪、詐欺背信、重利罪;或是有法律明文規定可處以罰鍰或懲戒的行為,如包庇他人犯罪,違反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》等,亦屬於弊案,並由主管機關與相關機關共同商量而定,定期檢討、調整或增減。

誰可以提出揭弊?

《揭弊者保護法》第5條中明定揭弊者定義,為公務員或於政府機關工作等人員,以及於國營事業或受政府控制事業工作之員工等。

新法尚規範揭弊者逕向媒體、民代揭弊後,應於10天內轉由受理揭弊機關辦理的案件,經調查揭弊屬實者始予以保護,可能衍生查證前對揭弊者的保護空窗期。

揭弊者需具名向受理機關提出檢舉,未於20日內獲得受理調查通知,可促請辦理,若10日內仍未獲得回應,則可向中央或地方民意代表、具公司或法人登記之媒體與公益團體揭弊。

因揭弊而查獲不法事實者可獲獎金

為鼓勵勇敢揭弊,三讀條文規範,因揭弊者的揭弊而查獲不法事實者,應給與獎金,但因行使公權力而得知不法事實的政府機關構及其所屬人員、配偶或三親等以內的親屬,不在此限。

發放獎金的標準則由主管機關法務部會同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而定,獎金金額不得低於違反法令者因揭弊所受罰鍰、罰金、沒收的財物,或財產上利益、追徵價額、財產抵償的總額10%。

對揭弊者的保障措施

關於「揭弊者」的定義,三讀條文規範,是指公部門揭弊者、國營事業等揭弊者有事實合理相信有「弊案」,具名向受理揭弊機關提出檢舉者。

新法規定法務部為辦理揭弊者保護事項,應組成「揭弊者保護委員會」,並遴聘外部委員協助推動揭弊者權益的保護,該委員會置委員7人,法務部長為主任委員。

此外,為保障揭弊者不因其揭弊行為而招致報復並導致權益受損,三讀條文也明定不得因揭弊者的揭弊行為,對其採取不利措施,包括解職、撤職等,或是剝奪與陞遷有關的福利,以及不利變更工作地點、職務內容等。

若對揭弊者施以不利措施的人,具有公務員身分,三讀條文規範,依《公務員懲戒法》、《公務人員考績法》等予以懲戒或懲處。未具公務員身分的自然人、國營事業等,處5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,但其他法律有較重的處罰規定者,從其規定。

揭弊者係揭弊內容所涉犯罪的正犯或共犯,有到場作證且符合證人保護法第14條第1項規定,則所涉罪名不受同法第2條罪名的限制,亦得享有刑責減免的寬典。

此外,三讀條文規定受理揭弊機關及其承辦調查或稽查人員,對於揭弊者的身分應予保密。揭弊者若係基於有事實合理相信而揭弊,非明知不實或出於惡意,縱經調查後查無實據仍應受保護。對非首位檢舉的揭弊者,雖其所提供的消息與首位揭弊者有所重複,惟若其因而遭受不利人事措施,其權益仍應受保護。如因揭弊遭受不利措施,揭弊者可請求回復原狀或損害賠償,對於不具公務員身分之揭弊者,如復職顯有困難,則可請求終止勞動契約,雇主得給付一定數額的待業補償金。

若無故洩漏揭弊者身分 罰則為何?

公務員無故洩漏揭弊者身分,將處6月以上、5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新臺幣30萬元以下罰金。若為非公務員無故洩漏揭弊者身分,將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。